阿爾法·羅密歐品牌簡介
阿爾法·羅密歐(Alfa Romeo)是意大利著名的轎車和跑車制造商,創建于1910年,總部設在米蘭。公司原名ALFA(Anonima Lombarda Fabbrica Automobili,倫巴第汽車制造廠),其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07年由Alessandro Darracq在米蘭創建的一個汽車公司。1916年,出身那不勒斯的實業家尼古拉·羅密歐(Nicola Romeo)入主該車廠,并將自己的家族姓氏融入到車廠名稱中,從而成為今日的阿爾法·羅密歐。
該公司一開始就以專門生產運動車和賽車而聞名,這些車由意大利著名設計師設計,有濃烈的意大利風采、優雅的造型和超群的性能,在世界車壇上一直享有很高的聲譽。現雖為FIAT的子公司,但仍保留它的商標。從創立開始,Alfa的造車目標就是朝生產高性能跑車以及跑車化轎車而努力,而在其創廠至今的發展史上,旗下車款也的確不辱使命。Alfa在賽車運動上的成績十分優異,曾多次在Targa Florio大賽、Mille Miglia 1000英里耐力賽、勒芒24小時耐力賽、歐洲GP大獎賽(F1大獎賽前身)、F1世界錦標賽、世界跑車錦標賽、Trans-Am、ETCC、DTM、BTCC等各項大賽問鼎桂冠;而在轎車領域,Alfa旗下轎車強烈的跑車風格也是毋庸置疑,尤其這些年來,Alfa淡出各項賽事,但是卻更專注于將賽車制造技術工藝運用到轎車的設計生產上面。

阿爾法·羅密歐車標沿革
一提到羅密歐這個名字,人們很容易會聯想到莎翁筆下那個俊美的少年,以及一段可歌可泣的傳奇愛情。同樣擁有這個名字的跑車,自然能在我們的心中喚起等量的浪漫情懷。而阿爾法·羅密歐那著名的“吃人龍形蛇”標志,也為這個名字平添了幾分難以抗拒的性感張力。1910年,當阿爾法·羅密歐創立的時候,創立者綜合兩種米蘭市的標識而創造了一個徽標:紅色的十字是米蘭城盾形徽章的一部分,用來紀念古代東征的十字軍騎士,吃人的龍形蛇(biscoine)圖案則來自當地一個古老貴族家族(visconti家族)的家徽,象征著中世紀米蘭領主維斯康泰公爵的祖先擊退使城市人民遭受苦難的“龍蛇”的傳說。兩個代表米蘭傳統并且在意義上沒有關聯的標識組合成為一體,成為了汽車界最著名的標志之一。
后來被加進去的阿爾法·羅密歐和米蘭的字樣以及間隔花紋,在90余年的發展歷史中也不斷發生著細微的變化。最近一次變化發生在1971年,龍形蛇變得簡潔抽象,標志的風格也現代化了,阿爾法與羅密歐之間的連字符被取消,最重要的是,“MILAND”字樣不見了——這是否意味著,某種排外的本土情結正在弱化,取而代之的將是一種更加開放的心態·
就像這個車標一樣,阿爾法·羅密歐的風格如此特別,在現代的風格中帶有歷史的回歸,暗示著始終的創新與技術完美,有著詩意的名字,就像一個夢中的精靈。意大利評論家伍波托·依可曾說過:“如果其他國家創造了設計理論,那么意大利就創造了設計的哲學,或者說是創造了一種觀念。”在這個“設計的國度”中,盛產的是性感的時裝、家具、頂級跑車……杰出的設計使汽車不再僅僅是代步工具,而成為夢想的象征物、超越平凡世界的入口——阿爾法·羅密歐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光輝歷史
轎車精、跑車勁的造車哲學
.jpg)
AlfaRomeo-8C-Spider
在米蘭貧民區出生長大的悠茍·恩卡圖(Ugo Zagato)把握住汽車萌芽茁壯發展的契機,于一九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創立了Anomina Lombarda Fabbrica Automobili車廠,并以字首縮寫a.l.f.a.為廠名,制造轎車及跑車。恩卡圖之所以被稱為車壇的“天生俊杰”,是因為他在追求高性能的同時,也能兼顧實際的財務平衡,所以生產轎車來貼補研發跑車的巨額經費,再以跑車發展成功的先進技術,移轉制造轎車,奠定了阿爾法車廠“轎車精、跑車勁”的企業化造車哲學,而避免了像其他專注生產跑車車廠被兼并的厄運。
恩卡圖選擇了米蘭城的光榮圖騰―白底紅十字米蘭自治區的盾徽,及米蘭維斯康堤 (vis contil)家族的龍形盾徽,合并成一枚全新的阿爾法車廠的標志。寄望能在承繼米蘭的光榮歷史之后,繼續發揚光大,而能青出于藍。因此將“alfa”及 “milano”的字樣鑲在環型圖樣的天與地的位格上,隨時警惕自己不能有辱米蘭輝煌的傳統。而80多年來,阿爾法車系的優良表現,也確能與其圖騰媲美爭輝。24hp是阿爾法車廠的創業作,充滿意大利浪漫古典風味,銷路順暢,為阿爾法車廠帶來鴻圖大展的機運。1913年7月以后,一系列成功的跑車陸績下線了―p2、p3、158等超級跑車,在賽道上將“阿爾法就是高性能的同義辭”,飛速輾烙成不朽的勝利標記。
時至1915年,來自意大利南方大港―那不勒斯的工業家尼古拉·羅密歐(nicola romeo)加入阿爾法車廠經營行列。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意大利卷入戰火,24hp車款也被征召服役,擔任載運人員與軍械的任務,后來戰況吃緊,阿爾法車廠被迫停產。
雄霸賽車界的輝煌戰績
.jpg)
阿爾法羅密歐TZ3 Corsa
1918年,大戰息兵,意大利脫離獨裁統治,阿爾法車廠的經營體首次發生變化,尼古拉掌握了經營權,重新在戰火余燼中整建廠房,并將自己的姓氏嵌入廠徽中,成為“alfaromeo”,從此展開崢嶸頭角,雄霸賽車界的輝煌征戰。
1920年,阿爾法·羅米歐車手坎巴利(campari)駕駛著造型古典的阿爾法·羅米歐跑車,贏得意大利慕吉羅(mugello)230英里大賽的錦標,這是阿爾法·羅米歐的第一個獎杯。位于伯洛納(bologna)與佛羅倫斯(florence)之間的慕吉羅賽車場,擁有長達41英里的賽道,是一座車壇公認的高難度競技場,而阿爾法·羅米歐首戰即旗開得勝,同儕唯有嘆服的分。坎巴利于1924年,駕駛p2型賽車,一舉摘下了法國萊恩GP大賽的金牌。
來自FIAT的設計師衛圖里奧·任諾(vittorio zano),于1924年為阿爾法·羅米歐車廠設計完成p2型賽車,配置1987毫升直列八缸引擎的p2賽車,在當時動輒數千或上萬毫升計的賽車群中,真是“小巫”,但是強勁的140匹馬力(102.9千瓦),卻又于1925年勇奪在比利時舉行的第一屆世界杯GP大賽冠軍。為了慶祝這項殊榮,阿爾法·羅米歐車廠在珍愛的車徽四周盤鑲起一圈勝利的桂冠,也從此邁向賽車場上常勝軍的榮耀之路,p2型賽車的神勇戰績,一直持續至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的沖擊迫使車隊暫時退出了賽場。
sc 2300車款(1932年),是衛圖里奧的第二項杰作,融合米蘭人文薈萃的典雅造型,配置阿爾法·羅米歐引以為傲的強勁引擎及高效率傳動系統,使得這款豪華轎車,成為歐洲上流社會爭相購置的寵物,后來更被墨索里尼挑選為座車,經常伴隨著他檢閱軍隊或出入戰陣。而在意大利的蒙莎(moznza)賽車場上, sc2300則暫時換下燕尾服,輕松地贏得好幾次競爭激烈的主要獎杯。
創GP大賽空前的紀錄
.jpg)
Alfa 8C Competizione
p3型跑車,阿爾法·羅米歐廠方的代號是Type B Monoposts,于1932年加入賽場,八缸2600毫升引擎的p3跑車,是第一部真正單座的GP賽車,為這項國際大賽樹立了新典型。當時的車王諾瓦拉利(tazio nuvolari)于1935年駕著p3型阿爾法·羅米歐,打敗了陣容堅強的德國聯合車隊(由費迪南·保時捷博士組成一支代表奧迪Audi、小奇跡dkw、霍希horch、漫游者wanderer等汽車公司的車隊),締造了GP大賽歷史上傳奇的一幕。
關于p3型跑車,還有一則特別值得玩味的軼聞,就是路基·巴齊于1935年,為奪標及破紀錄,而設計了一部雙引擎的p3型跑車,他在駕駛座的前、后方,都安裝了引擎,依理論來說,這種加倍的馬力設計,應會產生驚人的速度,只是后來一直沒有看到這輛雙引擎p3的實際運動,但是這種理念,或許就是阿爾法·羅米歐“雙火星塞點火系統”車系的濫觴。
接替p3跑車揚威賽道的,是阿爾法·羅米歐158型(1938年),八缸1500毫升引擎,配置機械增壓器(supercharger),能輸出195匹馬力(143.32千瓦),所到之處,眾車望風披靡,正是車迷與賽車手相視瞪眼的“披著羊皮的大野狼“!1940年北非利比亞首府黎波里舉行的GP大賽,阿爾法·羅米歐158型跑車,擁有了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歐洲最后一場GP大賽冠軍。
二次大戰期間,158型跑車被小心的保藏起來,直到1944年,意大利戰敗,墨索里尼獨裁統治時代宣告結束,阿爾法·羅米歐158型跑車才又重現賽道,但是車首的廠徽,卻已取消象征君主政治的雙結,而替以代表民主新生的波浪型紋線,這是阿爾法·羅米歐第4次改變廠徽。
潛藏近6年的阿爾法·羅米歐車隊,1946年復出,由158型跑車改良而成,擁有425匹驚人馬力(312.37千瓦)的159型跑車,在日內瓦舉行GP大賽,于高難度繞行建筑物跑道上,以103.16公里的時速,奪得冠軍而大放異彩。
而由158/159型跑車組成的阿爾法·羅米歐車隊,自1946年至1948年,及1950年至1951間,共出賽GP35場,抱回了31座冠軍獎杯。如此的睥睨群雄,迭創佳績,除了設計跑車的衛圖里奧居功至偉,車壇另一位奇才―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在20年代擔任阿爾法·羅米歐車隊經理時,所打下的良好根基,也是功勞簿上重要的一項。
阿爾法羅密歐車隊與F1
.jpg)
阿爾法羅密歐GT
1950年,國際汽聯創辦了新的錦標賽—F1,首屆大獎賽在英國的銀石賽道正式舉行。名為阿爾菲塔(Alfetta)的阿爾法·羅米歐158型賽車先拔頭籌,并在全年的比賽中風靡了所有看臺上的車迷,亮紅的車影過處,一舉包攬了這一賽季的所有分站冠軍。最終阿爾法·羅米歐憑著令人瘋狂的戰績加冕成為了F1史上第一支世界冠軍車隊。到了1951年,在傳奇車手方吉奧的幫助下阿爾法羅米歐再次獲得了勝利。
1951年底,蟬聯了兩屆世界冠軍的阿爾法·羅米歐車隊選擇了退出F1,并把重心放在運動型汽車競賽上,而在此后的歲月里車隊同樣獲得了輝煌的戰績。期間作為引擎供應商的阿爾法.羅米歐還為其他車隊研發一級方程式賽車引擎。公司將其震撼車界的平臥式十二汽缸引擎提供給英格蘭的布拉漢姆(brabham)F1車隊使用,布拉漢姆車隊的brabham bt 46型GP賽車,配置這具可以瞬間爆發510匹馬力(374.85千瓦)的強勁引擎,輕松摘下當年意大利GP大賽的錦標。
1979年,阿爾法·羅米歐在時隔二十多年后重返F1,代表的車款是177,后又推出改良的179車款。從1979到1985這短暫的幾年間,阿爾法·羅米歐化身為歐洲賽車隊,征戰各國GP賽道,只是雄風不再,頗有英雄白頭的感傷。1983年是車隊以阿爾法·羅米歐名義參加F1比賽的最后一年,最終在16支車隊中名列第6。1984年開始貝納通作為贊助商接管了車隊,仍然采用阿爾法·羅米歐制造的車身和引擎。1985年,深受場內外因素影響的阿爾法·羅米歐宣布退出F1,但繼續提供引擎。1986年,陷入了經濟危機的阿爾法·羅米歐被財大氣粗的FIAT集團收購,最終與昔日的賽場對手法拉利和瑪莎拉蒂成為了同門兄弟。在正式退出F1后,阿爾法·羅米歐專心投入到房車比賽中。
賽場上的科技創新應用
.jpg)
阿爾法羅密歐Brera和159
與很多古老汽車品牌一樣,AlfaRomeo從創廠開始便投入賽車,直至2007年WTCC賽季結束后才暫時退出賽道,期間車隊在Targa Florio大賽、Mille Miglia 1000英里耐力賽、勒芒24小時耐力賽、歐洲GP大獎賽(F1大獎賽前身)、F1世界錦標賽、世界跑車錦標賽、Trans-Am、ETCC、DTM、BTCC等各項大賽多次問鼎桂冠。90多年的漫長征戰使AlfaRomeo累積了豐富的競賽經驗,同時也創新無數的設計科技,并將之導入所推出的各款車型,因此AlfaRomeo可說是全球汽車科技的先驅。舉凡今日各量產車型所廣泛應用的設計,甚多皆發韌于AlfaRomeo早期的發明。
在1914年Merosi就為AlfaRomeo設計了世上第一款DOHC引擎,1927年Jauo造就了第一款六缸引擎,隨后又進一步發展了Superchange機械增壓、一體化汽缸頭、閉齒比變速箱等設計,二次大戰后的AlfaRomeo,在眾多名家的設計下,又為汽車史上增添了Monocogue安全結構車身、四輪碟式剎車、四輪獨立懸掛、以及世界第一個五速變速箱。
到了1972年的Alfetta,又率先應用deDion戴迪能后懸掛,和前置引擎后置變速箱以平均重量分布的配置:這種革命性的設計,大大提升了前置引擎車的抓地性和高速過彎的轉向平穩性。今日絕大部份量產車型所使用的前輪驅動設計,更是AlfaRomeo早在1967年Alfasud計劃中便以開始。
AlfaRomeo還擁有一項光榮的傳統,就是擅長制造動力綿延不絕的強勁引擎,由于自創廠開始便與賽車結緣,AlfaRomeo最早將競賽經驗成功地應用于引擎的開發上,今日其它車廠所夸稱或正在致力開發中的引擎科技,如雙凸輪軸、多氣門設計、全鋁引擎、可變正時凸輪軸、反向平衡軸、每氣缸獨立點火、以及德國車廠用于97年最新V6引擎的雙火咀點火,AlfaRomeo都早在80年代以前便開發并應用于各種車型。直到今天,AlfaRomeo依然沒放棄對強大動力的執著追求,旗下最新款小車MiTo搭載的1.4 MultiAir Turbo發動機,采用了世界首創的MultiAir電磁液壓可變氣門控制系統技術,可以爆發出170匹的最大馬力,而它的最大扭矩更是達到了250牛·米!如此驚人的數據,足以接近于一款2.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了。注:所謂MultiAir技術,其最重要的一個技術特點是利用電控液壓閥直接控制進氣門,從而能夠實現在一個進氣沖程中多次開啟氣門進氣的效果。(即凸輪軸只起到控制電控裝置開關的作用,然后再由電子系統控制進氣的時間,達到連續可變進氣的目的)
名師設計的優良傳統
.jpg)
阿爾法羅密歐Pandion概念車
AlfaRomeo最初是專門為比賽而設計的,在一些年里只向公眾提供具有相同特性的汽車。由創廠開始,AlfaRomeo就有一個特別的宗旨-要在賽車場上揚名世界,因此格外重視車輛的性能和科技,也注定AlfaRomeo的車型都由當代一時之選的名家所設計的,如20年代Bianchi、Giuseppe和Merosc,當時用于AlfaRomeo各車型上的科技,都在現今被各車廠采用,如DOHC雙凸輪軸引擎,便是Merosi在1914年首先發展成功。
20年代AlfaRomeo旗下更擁有一群歐洲車壇的賽車名家,法拉利的創始人EnzoFerrari便是其中之一,”賽車之父”自己也不諱言:「I learn from AlfaRomeo」。足見AlfaRomeo在世界車壇的元老地位。在1922年意大利強人墨索里尼獨霸政壇后,AlfaRomeo的聲望更加如日中天,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政要座車。尤其墨索里尼一心想將賽車場上的勝利,作為國家光榮和民族優秀的具體展現,自此賽車場上就成了造型獨特、技術創新的AlfaRomeo和機械感極重的德國車競技的擂臺。1927年在當時的經營者VifforioJano主導下,AlfaRomeo的1750ccDOHC六缸引擎,應用了世界最新的機械增壓科技,開始獨霸車壇。稍后2300版引擎車型更連續獲得1931-1934年四次LeMans(勒芒)和三次MilleMiglia大獎賽冠軍。
就如同服裝、手表、珠寶,乃至建筑物和戰斗機,名師的設計是決定產品機能性、美學價值、以及原創性的最重要因素,一言以蔽之“設計”賦與產品生命和價值。這就是何以世界上著名車型,都是由名家主導設計。諸如LOTUS蓮花著名的Esprit由喬治亞羅所締造,藍旗亞的MonteCarlo出自博通的筆下,所有法拉利皆由賓尼法利納完成。
AlfaRomeo是不折不扣的“DesignerCar”。因為當今傳世名家,全部都曾為AlfaRomeo效力,甚至可以說是AlfaRomeo造就了這些汽車設計大師。從二次大戰前的BianchiMerosi到戰后的博通、賓尼法利納和喬治亞羅,全部都在AlfaRomeo的車型上揚名立萬。博通在1954年為AlfaRomeo設計當時的GiuliettaSprint,1955年賓尼法利納受委托設計第一代的Spider,到了1963年,當時年僅22歲的喬治亞羅也為AlfaRomeo設計了GiuliaSprintGT;隨后博通又為AlfaRomeo設計了極為成功GTV第一代,這個車型維持了13年,其衍生的GTA和GTAM更是六○到七○年代,歐陸賽車場上的霸主。
1966年賓尼法利納設計的Spider第二代誕生,名為SpiderDuetto,并成為世界敞蓬跑車的經典之作:1970年達斯汀霍夫曼在畢業生一片中,開的便是一輛SpiderDuetto,Duetto的生產一直延續到1994年才停產,現在已是世界各地收藏家的珍品。1974年喬治亞羅設計的GTV第二代問世,它既帶揳型又有些圓潤的車身吸引了全球名仕的矚目,也確立了喬治亞羅在車壇的大師地位;第二代GTV一直延續到1987年才告停產,可說是和Porsche911同是當世最傳奇的Coupe車型。1995年Spider和GTV走向同流,統一由賓尼法利納主導設計。
1958年Spider第一代,名為GuliettaSpider現世,是當時年輕的賓尼法利納成名之作,動力由一款OrazioSatta設計的雙凸輪軸全鋁合金引擎提供,排氣量僅1290cc但卻能發出65bhp的馬力,他的雙喉化油器型,更能飆出90bhp德制馬力,配上當時創舉的五速手動波箱,使GuliettaSpider的極速可達160km/h。這些在40年后的今日看來也許不稀奇,但在沒有電子燃油噴射科技的50年代,簡直像是奇跡。即使以今天專家標準來開一臺1958年份的GuliettaSpider,他的性能和表現都還是讓人嘖嘖稱奇,他的油門反應異常地輕脆,加速如脫弓之箭,3.2圈呔盤縱使沒有動力輔助依然輕快俐落,加上DoubleWishbone雙叉骨結構前懸掛,她的轉向極端地準確,給了駕駛者無比的自信。
GuliettaSpider這輛50年代的傳奇今日已是歐洲名家人人競相搜藏的珍品;1966年的日內瓦車展,賓尼法利納又發表了第二代Spider,名為DuettoSpider,這時已躋身世界名家的賓尼法利納,以更自信大膽的風格,雕琢出了驚世駭俗的一代經典。Duetto有著細瘦的車身,車側凹入的線條不只是設計上的創舉,更有助整體的動力表現,深陷的兩盞頭燈,就如同俊美臉龐中的眼孔,DuettoSpider的風采,從60到90年代,一直深深獲鑒賞者的美感品味。甚至連大西洋彼岸的美國,也感受DuettoSpider的魅力。達斯汀霍夫曼在經典名劇「畢業生」中所開的,就是一輛1970年的DuettoSpider。DuettoSpider不只于擁有絕美的外型,動力性能表現也是當世一時之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引擎是由全鋁鑄造。
1995年底賓尼法利納又發表了第三代的Spider,DuettoSpider,29年的輝煌歷史于是畫下了句點。新Spider發表后,立刻獲得歐洲車評家們一致的好評,向來以客觀出名的英國「CAR」雜志所舉行的讀者票選中,Spider獲得51%的空前高票榮膺最佳設計車型,CAR編輯群不得不下判決:「即使是法拉利也不可能做得更好」。AlfaRomeo此番破天荒地將Spider和GTV的設計合流成為孿生車型,等于確認了賓尼法利納一時無兩的大師地位。新Spider一樣采用雙門雙座敞蓬的典型設計,風格縱使大膽突破,但仍有多處帶些懷舊,讓行家一眼便可看出這是繼Guilietta和Duetto之后的第三代Spider,新Spider除了在外形上明顯地較前兩代更寬,軸距大幅增長,這使得新GTV的乘坐舒適性更佳,新Spider/GTV采用鋁合金多連桿和下A臂結合防傾桿的后懸掛,這個系統在高速過彎時會產生負向偏轉補償,以維持車身的平穩和循跡,駕駛人在高速的彎道上幾乎可以感覺到后輪和前輪的協調轉向運動,使得新GTV/Spider幾乎有四輪傳動的穩定性和抓地力。新Spider/GTV外型上最搶眼的,無疑是銳利的四個圓形燈孔,但千萬不要認為燈孔后是四盞頭燈,其實GTV/Spider的頭燈是由兩個簡潔的頭組成。這項設計也使賓尼法利納贏得了多項“特色設計”(BestFeatureDesign)大獎。
品牌發展
初期
.jpg)
阿爾法早期的24HP
Alfa(阿爾法)公司創建于1910年,但是它的前身卻是由Alessandro Darracq于1907年在米蘭創建的另一個公司。在Cavalier Ugo Stella先生的領導下,阿爾法生產了一系列具有很高操控性的產品,因而聞名當地,開始成為當時汽車市場上比較出名的品牌。最早的成名之作,當屬Alfa型號為24HP的裝備直列4缸鑄鐵引擎的車型。
24HP型號的車主要在1910年到1920年間生產,別以為歷史久遠的它很不濟,其實它的排量達到了4084cc,現在對于一部4缸車來說,這個排量是不可思議的。當然,當時的單個氣缸可能很大,所以才造就了這部4缸引擎車的驚人肺活量。發動機2200轉的時候,能產生42bhp的馬力,最高速度可以達到115km/h。Giuseppe Merosi設計了24HP,讓它成為一部既有速度,又耐跑的汽車,更重要的是,它造就了Alfa阿爾法經濟收入的巨大成功。當時的跑車愛好者都追捧這款車,因為它的設計和做工在當時都是一流的水平。
1911年,阿爾法特地設計了型號為15HP Corsa的賽車,馬力輸出可以達到45bhp。24HP的改進型12HP也上市,精簡了設計之后的12HP也是一款相當出色的車型。還有40-60HP和Grand Prix,都是兩款極負盛名的跑車,后者更是參賽 車輛中的佼佼者。
從那時開始,阿爾法就把自己的名字和跑車界聯系在了一起,直至今日。盡管現在它的車型外表并不同于那些超級跑車,但是它的內涵仍舊帶著跑車的血液,經久不衰。1915年時,阿爾法公司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生產了一陣子的軍備。不過Alfa公司和另一個集團合并了,這就是由Nicola Romeo控制的Romeo集團。1919年,戰爭結束了,Alfa Romeo的品牌終于正式誕生并開始生產新一輪的產品:Torpedo 20-30 HP。同時,它繼續參加跑車比賽。
發展
1924年,Alfa Romeo的P2車型在第一界世界賽車錦標賽上勇奪桂冠,這個傳奇式的勝利被1925年開始使用的新Logo所記載—新Logo四周被刻著皇冠的金屬所擁抱。Logo的直徑也從65毫米增加為75毫米。1930年時,Logo直徑又減少為60毫米,這個方案一直采用到1945年。
實際上,1927年的時候,Alfa Romeo曾面臨關門的厄運,但是它在意大利國內和國際上建立的聲譽最終救了它一命,使它不至于英年早逝。1928年Nicola Romeo離開了Alfa Romeo公司,同時,公司推出了了6缸引擎的車型—新車型更輕,速度更快,更引人注目。人們對于汽車的要求,也從單純的交通工具,開始變成了一種激情和地位的象征。同時期,流水線的大批量生產模式開始引進,1929年Scuderia Ferrari在意大利的的面世,代表著跑車和競賽車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當時的Alfa Romeo除了P2車型外,還有RL,RM,6C 1500和6C 1750車型。
變遷
.jpg)
阿爾法羅密歐MiTo
1932年年底,Alfa Romeo又易主了,這是它被FIAT收購前最后一次的易主。I.R.I. (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Reconstruction工業重建研究院)收購了Alfa Romeo并且宣布阿爾法·羅米歐退出賽車行業。公司在Ugo Gobbato的領導下,開始變得現代化了,尤其是它的生產線。除了引進流水線的大批量生產方式以外,公司還開始生產卡車和大客車。30年代中后期,阿爾法·羅米歐蓬勃發展著,賽車運動重新回到Alfa的步伐當中。1937年Gioacchino Colombo上任,替代了Vittorio Jano。后來賽車運動受到了政治的影響。墨索里尼禁止意大利車手到法國參賽,1939年的Mille Miglia賽事也沒有舉行。政府還要求汽車廠家生產很多的戰備品,例如飛機的引擎。Alfa Romeo也開始在Pomigliano d’Arco建立一個新的工廠。當時阿爾法·羅米歐的產品主要有8C 2300,6C 1900,6C 2300,8C2900,Grand-Prix single-seater,和1935 twin-engine。
二戰以來
隨著意大利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阿爾法·羅米歐也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困難。原料供應商越來越難找到,工廠車間也分別在40年,43年和44年三次遭受了炸彈的襲擊。最后一次的襲擊導致了Portello工廠的停產。1945年,公司的困境得到緩解,因為他們終于有東西可以生產了。但是產品五花八門,包括海軍軍艦的引擎,飛機引擎,甚至各類電飯鍋。所幸的是,汽車的生產也恢復了以前的狀態,當中算6C 2500和不銹鋼的158型號最為出名。158在1950年時變成了159型號,外觀沒有什么變化,但是引擎的改進是相當大的。戰爭的過去,令阿爾法·羅米歐可以更好地專注于汽車的生產。一大堆2500的特別版本一時間令Alfa Romeo聲名大噪,賓尼法尼納(Pininfarina)和Touring設計的車身也為阿爾法·羅米歐掙來不少分數。在跑車和賽車上的出色表現,令阿爾法·羅米歐已經成為汽車界傳奇的代名詞之一。1950年可以算是阿爾法·羅米歐重新振作的轉折點。
同時,新的Logo也隨著君主制度的消失和意大利共和國的成立而重新改變,原來的Savoy王朝的標志結不見了,被兩條波浪線取代了。Logo的直徑還變成了54毫米,1950年開始Logo是采用釉質黃銅制作。這個形式的Logo使用了很多年,從1946開始,一直到1972才結束。
新時代
.jpg)
阿爾法羅密歐Giulietta
50年代,阿爾法·羅米歐為了降低成本,放棄了一貫的手工制造,專注生產量產車。當時公司有兩個目標,第一是建立有效的裝配生產線,第二是用高性能的產品在運動和競賽的勝利當中宣傳好自己的品牌,從而達到更好的盈利。
型號為1900的車明顯是為了滿足增長迅速的市場而推出的,而159系列的跑車在世界賽場上戰無不勝,他們獲得了1950年和1951年兩年的F1世界冠軍。1900的其中一個版本因為它提供給意大利警察的總部使用,從而讓它的名字為意大利人所熟知。而Giulietta跑車的推出,讓它在汽車界的名聲達到一個歷史的高峰。意大利的汽車也漸漸地把他們獨特的風格和形象帶給了全世界,并且意大利人對于汽車獨具品位的設計也令世界為之傾倒。阿爾法·羅米歐可以算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1958年,阿爾法·羅米歐和雷諾達成協議共同生產名叫“Dauphine”(王妃)的轎車。
1960年開始,阿爾法·羅米歐的Logo設計現代了很多,Milano的字樣也從Logo中消失,暗示著公司對外開拓世界市場的雄心。
就是在這個時期,阿爾法·羅米歐暫停了它大型轎車的生產,從戰略上更加專注于跑車的生產。它不僅僅擴大了著名Giulietta跑車的產品線,還推出了另外兩個高性能版本的跑車系列,他們就是分別由Bertone設計的流線型SS和Zagato設計的SZ。 1960年,阿爾法羅密歐在Arese建立一個新的工廠,從這個工廠下線的第一部車就是Giulia。這部車面世以來共銷售超過一百萬輛,是阿爾法·羅米歐旗下最受歡迎的車型之一。在這個時期,Carlo Chiti領導著阿爾法·羅米歐生產了很多賽車,有的是由量產車改轉而來,有的是全新設計的,經過這段重要的發展時期,阿爾法·羅米歐的品牌形象和經濟實力都得到了進一步鞏固。眾多產品中,Giulia的GTA (Gran Turismo Alleggerita的英文縮寫) 版本是特地為1965年的世界巡回賽設計制造的,擁有鋁制車門和其他一些鋁制部件的它,在當時算是很時髦的玩意了。而由意大利汽車設計大師賓尼法尼納親自設計的Spider Duetto,則是一部基于Giulia發展起來的新模型。這部擁有章魚形狀的汽車,也是阿爾法·羅米歐的另一部經典之作。在賽場上的成功演出,令Giulia GTA的量產車都成為搶手貨。 1970年開始,公司和麥克拉倫合作推出了8V 3000引擎,專門用于一級方程式的比賽。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是一個動蕩起伏的年代,對于阿爾法·羅米歐來說。管理經營的問題困擾著阿爾法,公司陷入了財政困難中,它的產量也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再加上當時的能源危機,更加深了阿爾法的痛楚。而諷刺的是在運動場上,阿爾法的賽車卻仍然出類拔萃。例如在1975年的世界跑車錦標賽上,它的”33 TT 12“就獲得了冠軍,并且在1977年再度奪冠。1972年,主管Luraghi離開了阿爾法·羅米歐,取代他的是Ettore Masaccesi。1978年開始了新的重組計劃,這是繼三十年代Ugo Gobbato重組阿爾法后的第二次公司大型重組計劃,目的很簡單,就是把公司重新帶回新的經濟和市場競爭中,繼續阿爾法·羅米歐的輝煌。
Luraghi在位的時代,阿爾法·羅米歐的確擴張得驚人,也很成功。而到了八十年代后,阿爾法·羅米歐已經不再享受到那種成功的擴張了,甚至它和日產的合資公司(A.R.N.A: Alfa Romeo Nissan Automobili)都面臨考驗,合資的結果并非如預料中那么理想。就在1986年,為避免這家著名的意大利老牌汽車公司落入福特手中,Finmeccanica把阿爾法賣給了菲亞特集團。菲亞特把阿爾法·羅米歐和另一個品牌蘭旗亞合并組成新的”阿爾法-蘭旗亞“公司,并于1987年正式運作。同年,阿爾法·羅米歐的總部搬去了工業區Arese。在新的母公司的支持下,阿爾法·羅米歐開始了它復蘇的計劃,利用自己技術上的自主優勢,重新拾起自己品牌的特色和傳統。八十年代一級方程式賽車的普及流行令高技術在汽車工業上的運用開始得到重視。尤其像渦輪增壓和航空上的技術都開始出現在汽車上。
榮耀回歸
.jpg)
阿爾法羅密歐2uettottanta
從九十年代后期開始,阿爾法·羅米歐的名聲逐漸地開始恢復了,公司仿如重生一般,又開始了它征服世界的浪漫之旅。145和146之后誕生的155,以及新一代Spider和GTV的面世,都讓阿爾法·羅米歐重回世界汽車精品舞臺。而1997年推出的156,更是暗示著阿爾法·羅米歐傳奇時代又回歸了,156車型在1998年被評為年度汽車,創新時尚的設計和優秀的機械性能,讓156成為全球車迷都矚目的一部汽車。1998年,166誕生;2000年,147也面世,并一舉奪得2001年度之車。就是在這個時期,阿爾法·羅米歐憑借自己獨具魅力的設計和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宣布自己的榮耀回歸。
時至今日,阿爾法·羅米歐的歷史仍然在路上延續著。運動的本性已經流淌在每一輛阿爾法·羅米歐身上,成為阿爾法·羅米歐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像DNA一樣。新的8C、MiTo、Giulietta、GT、159、brera和Spider等,都是數一數二的精品。或者它那百年的過往輝煌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曾了解和經歷,但是對于今日來說,阿爾法·羅米歐這個具有意大利浪漫內涵的運動品牌的產品和形象足以讓我們熱血沸騰。正如“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經所說:“每次看到阿爾法·羅米歐,就不得不讓我想要脫帽致敬。”
賽場風云
孤獨的王者,賽車界的眾矢之的
一提到羅密歐這個名字,第一印象一定是莎士比亞名劇中的翩翩美少年。而當這個浪漫的名字與激情四溢的跑車,與“食人龍蛇”的標志聯系在一起時,你就能夠想像到意大利人對它的復雜情感了。1910年,當阿爾法公司創立的時候,創始人CavalierUgo Stella將米蘭市十字徽和維斯康蒂家族的龍蛇圖案結合在一起,一個汽車界的異類誕生了。
24HP是阿爾法公司的處女作,浪漫中透著意大利的古典風味,一經推出就快速地為車廠完成了資本積累,并在1911年Targa Florio大賽首次亮相就取得了勝利。1913年7月,阿爾法正式進軍賽車這個當時的貴族運動。1915年,那不勒斯大亨尼古拉·羅密歐(Nicola Romeo) 參股阿爾法車廠。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意大利被卷入戰火,阿爾法被迫停產。直到1918年一戰結束,尼古拉掌握了阿爾法的經營權,重建了毀于戰火的廠房,并在廠牌中融入了自己的姓氏—阿爾法·羅密歐橫空出世。
1920年,阿爾法·羅米歐原型車贏得了從博洛尼亞到佛羅倫薩的Mugello 230英里大獎賽冠軍。1923年,經典的P1賽車囊獲了Targa Florio大賽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名。1924年,阿爾法從菲亞特挖來的設計師Vittorio Jano設計了P2賽車,1987毫升排量的直列8缸發動機在當時動輒8.0以上排量的賽場上堪稱小弟弟,卻擁有102.9千瓦的功率,開創了發動機高能效的先河。1925年,P2包攬了法國里昂大獎賽、意大利大獎賽、比利時大獎賽的冠軍,進而在第一屆世界賽車錦標賽中捧杯(F1世界錦標賽前身)。為了慶祝這次輝煌,阿爾法公司在車標的四周鑲上一圈勝利的桂冠。從此阿爾法·羅密歐P2和P3開始了長達10年的歐洲冠軍壟斷。
之后的阿爾法使用了新的命名方式,8C2300表示發動機是8缸,排量為2.3升。這款菲亞特設計師的另一項杰作不但在蒙扎賽道上所向披靡,還成了歐洲上流社會爭相購置的寵物,更被墨索里尼選為座駕。1935年,阿爾法·羅密歐賽車如愿以償,打敗了由費迪南德·保時捷博士領銜的德國聯合車隊。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歐洲最后一場大獎賽的冠軍仍然被阿爾法收入囊中。1946年,蟄伏6年的阿爾法賽車隊復出,由159型跑車改良的賽車擁有312千瓦的傲人功率。從1946年到1951年間,他們共出賽35場,就抱回了31座冠軍獎杯。直到1951年底,國際汽聯開始了對賽車重量和發動機排量的限制。自知無趣的阿爾法·羅密歐隨即終止了賽車的開發,轉而打造有賽車血統的平民跑車,至今仍被意大利人奉若神明。
F1歷史上第一支冠軍車隊
1950年的五月13日,在英國Silverstone(銀石)賽道舉行了F1歷史上的第一場比賽,最后由Giuseppe Farina(法里納)駕駛阿爾法羅密歐Alfetta158奪下冠軍,阿爾法羅密歐Alfetta158也成為了F1史上第一輛拿下分站冠軍和年度冠軍的賽車,除了包辦當年的所有分站冠軍,還一口氣包辦了比賽的前三名,其駕駛者Giuseppe Farina最后也成為了F1史上第一位年度冠軍車手。而大家現在眼中的那些高貴傳統賽車名廠,都只能在阿爾法羅密歐賽車之后吃灰。
79年重返F1的Alfa177
.jpg)
這輛開創F1歷史的傳奇賽車是由Gioacchino Colombo設計的,當年的阿爾法羅密歐Alfetta158搭載了一具1.5升直列八汽缸引擎,并在機械增壓的助威下,可輸出高達350hp/8600rpm的最大馬力,即使以現代的賽車標準,也完全不相上下,直列引擎的設計,使得158擁有超長的車頭設計,且為了降低風阻,讓158外型有如長長的火箭一般流線;不過這頭兇猛的怪獸,耗油量也是高的驚人,每100公里需要耗掉170公升的汽油,等于每公升汽油跑不到一公里,因此每場比賽都必需再添加二到三次的燃油才能跑完比賽。
1951年阿爾法羅密歐挾著首屆冠軍之威,準備再次席卷F1賽事,不過在第二年中,阿爾法羅密歐卻受到法拉利的強力威脅,無法再與1950年一樣,完全制霸所有分站。最終車隊以一個分站冠軍的些微優勢獲得了最后的勝利,而當年的年度冠軍車手就是后來五奪F1世界冠軍的傳奇車王JMFangio(方吉奧)。
延續了158,ALFA ROMEO以159出征,同樣搭載1.5升直列八缸引擎,不過最大馬力卻一舉突破400hp,達425hp/9300rpm,驚人的動力,就算是在現今也是個恐怖的數字。
不過可惜的是,ALFA ROMEO在連續兩年拿下F1世界冠軍后,1952年就退出了F1賽場,爾后才開始有FERRARI、BMW、M-BENZ與MASERATI等車廠在F1賽場上的輝煌。時光流逝,無論現在ALFA ROMEO是否已經沒有在F1賽場奔馳,不過在那草創的年代,ALFA ROMEO已經向世人宣告他們的真正實力。至今ALFA ROMEO車款仍舊以優異的操控性,讓車迷們深深著迷,這份源自賽場上的熱血基因,是永遠無法抹滅的!
阿爾法羅密歐與恩佐法拉利
.jpg)
“賽車之父”恩佐·法拉利在童年時期就夢想要成為一名賽車手。1919年法拉利參加了生平第一次汽車比賽——— 帕爾馬-柏賽托山地賽,從此開始義無返顧地狂熱投入賽車運動。而在1919年第10屆的塔加·費羅里奧比賽(TargaFlorio)期間,他結識了阿爾法·羅密歐公司的銷售部和競賽部經理喬吉奧·里米尼。1920年恩佐·法拉利加盟了這家對他日后發展有著至關重要影響的公司,成為阿爾法·羅密歐車隊的一名試車手,同年就在西西里島上舉行的意大利最著名的塔格.佛羅熱(Targa Florio)公路賽取得第二名的佳績。32歲那年法拉利就擔當起了阿爾法·羅密歐汽車制造公司賽車隊隊長的重任,而這一干就是漫無邊際的7個年頭。
在此期間,法拉利開始籌劃成立一支不受制造商影響的車隊,幸運的他獲得了紡織品制造商卡尼亞托兄弟和富人塔蒂尼的支持,最終于1929年12月1日成立法拉利車隊股份有限公司。借助法拉利的車隊背景,公司其后很快又獲得阿爾法羅密歐公司的技術支持,同時車隊將代表阿爾法·羅密歐參加比賽。1937年阿爾法·羅密歐公司購買了法拉利車隊80%的股份將其納入旗下,而恩佐法拉利繼續行使對車隊的管理。直到后來,很多資料和文獻通常都會把1929年定為法拉利公司最初奠基的時間,雖然那時法拉利還僅僅是一支車隊。為了得到更多的勝利,法拉利決定去雇傭那些最高水平的車手。那些車手當中的一個就是諾瓦拉利,諾瓦拉利也是在法拉利的領導下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輝煌。
恩佐·法拉利埋頭于自己所鐘愛的賽車事業之中,并從菲亞特汽車制造公司挖來了意大利車壇一流的汽車制造工程師維托瑞.加諾(Vittorio Jano),借此增強阿爾法·羅密歐汽車制造公司的的技術開發實力。此外,法拉利還逐漸開始展現其商業才能,并很快成為公司的一名大區總經銷商。
1935年他們設計了一款雙發動機(分置前后)單座8缸跑車。這種跑車據說可以跑出300公里/小時的速度,但是當時的輪胎技術還沒有辦法承受這樣的速度。這一時期,阿爾法·羅密歐推出了代號為B的賽車,后來人們通常稱之為法拉利B型賽車。王牌車手諾瓦拉利于一九三五年駕著B型賽車,打敗了陣容堅強的德國聯合車隊(由波爾舍(費迪南德·保時捷)博士組成一支代表奧迪、DKW、Horch、Wanderer等汽車公司的車隊),這是GP大賽歷史上常為人津津樂道的事情。
1929-1936年,恩佐·法拉利統率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法拉利賽車隊先后在方程式賽車、24小時跑車耐力賽、米勒.米格大獎賽(Mille Miglia)、塔格.佛羅熱大獎賽(Targa Floria)等各種大賽中出盡了風頭,參加了39場大獎賽,獲得了11場冠軍。一句話,恩佐·法拉利為阿爾法·羅密歐汽車制造公司榮登世界跑車行業頭把交椅,立下了汗馬功勞。
功高蓋主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恩佐.法拉利在阿爾法·羅密歐的地位日趨微妙。1939年埋藏已久的炸彈終于爆發了。法拉利和他最親密的同事倫格.巴茲(Luigi Bazzi)、阿爾貝托.馬西米諾(Alberto Massimino)一同離開了阿爾法·羅密歐。法拉利與公司分手的原因版本很多,其中一版本指法拉利與公司總裁烏戈.古巴托(Ugo Gobbato)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縱然如此,最終將炸彈引爆的卻是阿爾法·羅密歐的總工程師西班牙人韋佛多.里查德(Wilfredo Ricart)。法拉利與里查德之間的相互攻擊沒有中斷過,面對里查德的嫉妒與嘲諷,法拉利反唇相譏。法拉利總是挖苦里查德頭頂稀疏而又油性的頭發,挖苦他的舉止像剛進大城市的暴發戶。”與他握手時,你會感到他的手掌如僵尸般冰冷”。與老板及同事日漸水火不容的人際關系,使得恩佐·法拉利再難適應這惡劣的生存環境,不得不在40歲脫離了阿爾法·羅密歐汽車制造公司。當然,也有的說是法拉利不愿意受人驅使,想獨闖天下。法拉利曾言:“在一個公司呆時間太長,人會失去靈性。”我想,這或許是法拉利辭職的根本原因吧。而立之年,恩佐.法拉利開始了自己新的事業。
由于法拉利當時在汽車界的影響太大,阿爾法·羅密歐公司擔心法拉利會成為自己的對手,在他離開時,曾在協議里禁止法拉利在4年內不能以法拉利的名義進行汽車制造或比賽。然而,法拉利沒有輕易服輸,在回到家鄉莫德納后,即以“汽車飛機制造廠”的名號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準備向賽車領域重新發起進攻。公司很快制造出兩輛漂亮的敞篷車:8缸,1500cc,名為815型。1940年起,兩輛賽車出現在著名的意大利街道賽車比賽—米勒-米格大賽(MilleMiglia)的起跑線上,開始與老東家同場競技,針鋒相對。然而二戰的爆發使所有賽車活動都陷入了停頓,法拉利的工廠于1943年從摩德納遷至馬拉內羅,盡管廠房在1944年11月和1945年2月遭到轟炸,但是液壓動力磨床的制造沒有中斷。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面對社會百廢待興的契機,恩佐·法拉利又開始召集舊部,重拾之前的賽車發展計劃。在競爭對手自顧不暇時,法拉利迅速生產出第一輛以他名字命名的車———法拉利Tipol25,1500cc,12缸,并以躍馬圖為標志。賽車手Franco Cortese于1947年5月11日駕駛它參加了在皮亞琴察賽道進行的比賽,并在兩周后贏得了羅馬大獎賽的勝利。在以后的3年時間里,又相繼生產了Tipo166、Tipo195、Tipo212、Tipo225等型賽車,迎來良好口碑。但是要戰勝老東家阿爾法·羅密歐車隊,他們仍然必須要等待一些時日。
在賽車的發動機功率上,阿爾法的Alfetta能夠達到335匹馬力,而法拉利的Tipo125才僅僅能夠達到300匹馬力,他們在技術上的優勢導致法拉利最終決定走出對他自己來說也很不尋常的一步。他把車隊在技術上的領導權交給了當時年僅32歲的工程師奧雷利·蘭普雷迪,由他負責幫助法拉利將當前的發動機的功率提升到315匹馬力,而他長期的任務則是為一款名為Tipo375的新型賽車研制開發出一種更為強大的12缸發動機,它的功率將達到330匹馬力。
直到1951年,恩佐·法拉利才最終實施了他盼望已久的“復仇”行動。這一年的7月14日,法拉利率領的車隊在英國的銀石賽道上舉辦的大獎賽中使得強大的老對手阿爾法·羅密歐車隊不得不俯首稱臣:在這場比賽當中,有“拉潘帕公牛”之稱的約瑟·弗羅蘭·岡薩雷斯,駕駛著法拉利375F1賽車超越了曾經被視為不可戰勝的阿爾法·羅密歐阿爾菲塔(Alfetta)159,并且贏得了比賽冠軍。
賽后,恩佐·法拉利激動地喊道:“我殺死了自己的母親!”(I have killed my own mother!)。
1951年后,阿爾法·羅密歐終止了F1賽車的研發,退出了世界錦標賽,并把重心放在為市場打造有賽車血統的轎跑車上。法拉利接過了意大利的紅色衣缽最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成為賽車運動歷史上最快和最傳奇的車隊。半個多世紀以來,這家以一匹奔馬作為徽章的公司,已經將全球性頂級賽車運動中的所有獎項收入囊中,從而奠定了法拉利賽車在世界車壇至高無上的地位。而他們的老對手,曾經不可一世的阿爾法·羅密歐車隊則早已消逝在那硝煙彌漫的F1競速歷史中。
發展沿革
1910——1930
.jpg)
蕭邦Alfa-Romeo腕表系列
這是歷史性的一天,1910年6月24日,一些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從法國母公司手中接管了意大利darracq汽車公司,這一天也成為alfa romeo的誕生日,新公司名為anonima lombarda fabbrica automobili。alfa公司生產的第一輛24馬力車,在1911年targa florio賽車場首次亮相就取得了勝利。此后,alfa公司相繼推出15-20馬力,以及40-60馬力的系列車型,在意大利賽車場上,這些車型表現非凡。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公司陷入財政困境。1915年,Alfa由實業家NicolaRomeo接管,他的多角化經營方式,使公司足以供應意大利軍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對軍用引擎的需求。戰后,在UgoStella的掌舵下,Alfa開始再度專事汽車生產,制造出一系列以優秀賽車表現及駕駛性能聞名的車款。
.jpg)
AlfaRomeo葡萄酒
1920年,第一輛掛有AlfaRomeo標志的車子Torpedo20-20HP面世。之后生產的車型,例如40-60HP,配備了動力更強大的引擎,出色的性能讓Alfa在賽車場上立刻聲名大噪。
盡管社會政治以及經濟的動蕩給alfa romeo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困難,但在1923年推出的rl車型還是在torga florio中取得第一、第二和第四名的驕人戰績。gp romeo型車生產出來后,不久便在其基礎上生產出p1型車。從fiat聘請過來的設計師vitlorio jano隨后便開始p2型車的設計,在這一階段,alfa romeo在賽車場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隨之涌現出一批出色的車手,像automio ascari、enzo ferrari、tazio nuvolari以及achile varzi,他們馳騁歐洲賽場取得了光輝的戰績。
與此同時,在充分利用技術成就的基礎上,alfa romeo生產了一系列轎車,1927年-1929年,公司先后生產出6c1500、6c1750等轎車。此時,jano開始全面負責汽車和空氣動力學的設計。1926年,alfa romeo得到英國bristol公司許可后,開始生產9缸星型航空發動機。
1931——1940UgoGobbato于三零年代初期加入Alfa,擔任總經理。在他的領導下,工廠開始進行現代化,首度大量生產,制造廂型車及巴士,而最重要的是,六汽缸引擎的發明,讓Alfa得以制造出更輕、更快且馬力更強的汽車,以取悅消費者。到了三零年代中期,Gobbato的努力已使公司轉型成功。
1929年發生的世界經濟危機使alfa romeo陷入困境,意大利政府被迫通過iri控股公司來參與alfa romeo的經營。公司因此也退出了賽車項目,并將其8c2300bc型車轉讓給了enzo ferrari車隊。
盡管如此,alfa romeo仍然在不斷進取。以8c2900b lungo型車為例,無論在款式還是動力方面,它都可謂佼佼者。但是IRI控股公司要求alfa romeo生產轉向工業用車及航空發動機。在此背景下,1931年alfa romeo生產出第一輛卡車,與此同時,其生產的航空發動機也由于出色的表現而聲名鵲起。
1932年,Alfa再度易主,由I.R.I.(產業重建研究所)主導。Alfa暫時退出賽車領域,ScuderiaFerrari的旗幟取代了綠色的四葉苜宿圖案。
賽車活動于1937年末期逐漸回復。1937年,GioacchinoColombo取代了VittorioJano成為Alfa的首席車手。1938年,AlfaRacingStable(ScuderiaAlfa)問世,但賽車活動卻受到政治因素干擾。墨索里尼禁止了意大利車手參加法國的車賽,而1939年的MilleMiglia生產計劃也被迫取消。
此時,飛機引擎的生產如火如荼進行著,Alfa在Pomiglianod’Arco展開了新廠的建造。
1941——1960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alfa romeo工廠飽嘗轟炸之苦。德軍占領了意大利北部,造成生產公司原材料的短缺,但最令alfa romeo擔心的是害怕關鍵技術被德國人竊取。雖然面臨重重困難,公司還是保持著其產品的高水準,以1942年三引擎的sm75型飛機為例,它采用的是alfa romeo 1278型發動機,飛到東京后返回,全程20,000公里,可見其發動機的優異品質。
二戰后期,不斷的轟炸使alfa romeo工廠大部分的生產設備毀于戰火,1945年,生產線再度緩慢啟動,其中包括汽車、飛機及船艦引擎,甚至電飯鍋。直到1946年,公司的汽車生產才走上了正常軌道,生產的車型是戰前的6c2500型汽車。
此后,公司又開發了一系列新車型,被稱作freccia d’ oro以及villa d’este, 這兩款車很快成為世界上各界大人物們競相購買的目標。到了1950年,為了降低成本,alfa romeo放棄了一貫的手工制造,轉由裝配線生產,公司推出了全新的1900型汽車,銷量一度達到歐洲前三名。與此同時,alfa 158型賽車也在賽場取得了絕對的霸主地位。1950年,farina駕駛該車贏得了F1世界冠軍的殊榮。這一年Alfa可謂否極泰來,無論在大量生產和賽車方面皆十分順利。Biondetti駕駛MilleMiglia所贏得的光輝勝利,成為Alfa重生后最有力的象征。
1951年,被認為當時最偉大F1車手的fangio駕駛著alfa romeo賽車再次奪得F1世界冠軍。但是,alfa romeo卻決定退出世界錦標賽,并把重心放到了運動型汽車競賽上。于是在1954年,giulietta sprint誕生了,1955年spider型也面世。隨著2000系列車的推出,alfa romeo的汽車產量在接下來的10年間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1960——1970這一時期alfa romeo不斷壯大,到本世紀60年代,在米蘭附近的arese及意大利南部的pomiglianod’ arco分別建立了生產廠。六零年代,AlfaRomeo真正鞏固了它的高性能形象及市場地位。Alfa位于Arese的新工廠于1963年正式啟用,第一種量產車型是Giulia,在全球累積銷售量超過一百萬臺。Autodelta廠于1964年成立,專研改造量產車款,使其搖身一變成為賽車場上的戰駒。
1965年,Alfa推出了GiuliaGTA(GranTurismoAlleggerita),贏得多項巡回賽。Spider也因Giulia在賽車領域的成功,而重新被注入了活力,那由Pininfarina所設計,絕美的墨魚形車體內,搭載著Giulia的引擎,她以Duetto之名重新回到賽車場上。Alfa因這兩款車成功地提升了新車銷售量。
1970年,Alfa與McLaren(麥克拉倫)共同合作研發了強勁的8V3000一級方程式賽車引擎。
這10年間,還有其它一些新的車型,如:1962年的2600型,1966年spider 1600 duetto型,1967年的1750型以及montreal型。
1971——1980七零年代是AlfaRomeo面臨了最多挑戰的年代,由于全球能源危機造成公司財務吃緊,以及管理階層的大幅改組,使得公司在困難中必須更費心經營,才得以滿足市場需求。1972年,自1950年代即擔任總經理的GiuseppeLuraghi離開了公司。而EttoreMasaccesi于1978年走馬上任,開始進行公司重整,以期使公司更能貼近市場脈動。有趣的是,這只是自三零年代UgoGobbato進行公司重整以來,Alfa所進行的第二次公司重整計劃。
在70年代,社會政治問題及能源危機使意大利經濟舉步維艱。盡管資金并不充足,alfa romeo仍然努力推出了不少車型,如:1971年2000型、1972年alfasud、1974年alfetta gtv、1977年2000td (意大利第一輛裝備柴油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1979年alfa 6型等等,顯示了很強的生命力。
雖然在七零年代,Alfa面對許多管理上的困難,但也可以說是Alfa風云馳騁、得意于賽車場上的輝煌時期。擁有強大動力的Alfa33TT12為Alfa贏得了1975年世界營造商錦標賽冠軍,而后在1977年,又再度光榮奪魁。
1980——1990到1981年,alfa romeo與日本nissan合資建廠,生產裝備alfasnd boxer引擎的轎車。這10年間對alfa romeo來說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則是在1986年11月,fiat集團收購了alfa romeo spa公司,并于1987年將公司與Lancia品牌整合,成立了AlfaLanciaS.p.A。在此十年的末期,公司發展出一系列成功的車型,讓人們一看到AlfaRomeo標志,便聯想到她源于優良賽車血統,所帶來的卓越性能表現。一系列的新車型相繼推出:
1983年,alfa 33型; 1984年,alfa 90型、alfa 75型及164型。alfa romeo也正式成為fiat集團旗下一員。
1990——2000九零年代象征著AlfaRomeo的重生。1992年,Alfa155問世,旋即在世界巡回賽中以出色表現打響名號,在德國、英國、西班牙及意大利的比賽中皆獲冠軍殊榮。接著,Alfa145及146上市,Alfa引以為傲的獨家TwinSpark引擎科技首度應用在賽車場上。1996年,Arese工廠推出為Alfa注入全新活力的AlfaSpider,及充滿肌理線條美感的GTV,這兩款車的驚世絕美外型、頂級性能及純粹流暢的操控性,忠實傳達出Alfa的品牌精神。
1998年,Alfa借著廣受歡迎并獲選為歐洲風云車的156,在中型房車的領域迅速占有一席之地。156在推出之后陸續獲得30個國際性獎項,并且名列Alfa有史以來最佳銷售車款之一。而后Alfa展現進軍頂級車市場的旺盛企圖心。1999年,旗艦車款Alfa166粉墨登場,成為主打的高級豪華轎車車款。
2000——2010進入新世紀,alfaromeo在保留了傳統的藝術特質后有更加宏偉的發展目標。新千年伊始,凝結著alfaromeo多年經驗、工藝水平及風格的156gta以其嶄新的姿態展現給世人。2000年底全新的147緊湊型轎車下線。
AlfaRomeo隨著Alfa147的推出得到更多鼓舞-147不但造型優雅、操控靈活,性能優異且領先同級車種,更榮獲2001年歐洲年度風云車的肯定。令人熱切期待的Alfa156GTA、156SportwagonGTA與Alfa147GTA也先后于2002、2003年成功上市。
2002年日內瓦車展,由喬治亞羅設計的最新brera跑車反響強烈,再次向世人展示了alfa romeo的獨特魅力。 2004年,AlfaGT問世;2005年,brera與159接替GTV與156;2006年,spider換代;2008年,推出MiTo與超級跑車8C。
2010年,alfa romeo迎來了她的百歲誕辰。這一年,推出了全新的緊湊型車Giulietta。
時至今日,alfa romeo已經成為性能、藝術、個性、品位和追求的代名詞,其光輝的發展歷史,同時也是汽車、設計師、賽車及發動機的發展史。無論在汽車技術還是在汽車運動領域,alfa romeo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